如何只靠看企管書就能成功?

雖然以前念的本行是企業管理和經濟學(成績並不好就是),但除了特別的行銷和危機處理案例之外,我其實不太愛讀流行的企管書籍,頂多看看他們講些什麼,作為表達「不喜歡」意見時的資本。

Fred Jame
Published in
4 min readApr 7, 2017

--

尤其是幾年前流行的所謂「成功學」;如果我沒有誤解的話,這些學問多半是把一些成功名流的案例加以包裝,分析出看似有理的一套、去掉不適合的部份,再變成入口即化的條列內容。

成功學大師

那個時候到書店看看,所謂「成功學大師」多如牛毛,連高中時代一位愛哭得要命的社團學弟,也忽然冒出來變成大師。當然,我不認為「成功學」算是企管書,不過跟許多掛著企管招牌的畫大餅書相較,其實相去也不太遠。

多年前曾經接到一個廣告電話,問我有沒有看過某大師的書,我答沒有(其實看過,但我不想表示興趣),電話那頭的女生竟然用那種你去死吧的語氣說:

「啊?不會吧?真的嗎?你竟然沒看過?」

奇怪囉,沒看過不行嗎?如果我說看過,是不是就可以不必跟你買整套成功學全集了?

寫企管書的訣竅

包括成功學在內的許多大眾企管書,都有以下的這些共通點:

  1. 用自己發明的新名詞,告訴你一些你可能早就知道的事情;
  2. 成功案例多半難以複製;
  3. 書中只放大符合自己理論的部份;
  4. 有意無意把「機緣」、「努力」、「智慧」、「經驗」、「策略」混為一談。

當然,這類書並不是全無價值;如果你已經離開學校很久、或是沒有聽過一些企業界的著名案例,這些經過歸納整理的論述也許看來還很新鮮,或許可以帶來一些啟發。

如果你不知道中國經濟為什麼在近20年中崛起,看看這些書或雜誌文章當作「懶人包」,或許可以在一兩天之內瞭解個大概;但如果你是某大國的總統,光想看這些書讓國內經濟振衰起蔽,恐怕還不太容易。

Bill Gates從哈佛退學、Steve Jobs曾經到印度學禪、Warren Buffett生活簡樸、蔣總統看魚逆流而上,都只是傳奇故事而已,跟成功沒有那麼直接的關係。

即使你今天就從哈佛退學去印度學禪、一路走到浙江去看魚,或許會讓你成為一個有情調、肯上進的好青年,但並不一定會讓你成為世界的首富或民族的救星。

如果有一本電腦書,告訴你在某時某刻買一部某牌電腦、跑某個特定軟體,就可以寫出一篇傳世不朽的好文章,你大概會嗤之以鼻,稱之為「漫畫」(請發台語「蚊咬」的音),然而許多長篇累牘的所謂企管書,塞給讀者的就是這一套。

電腦書或許良莠不齊,但加上用心學習、實際操作,仍然可以造就許多靠Office、PHP、Ajax、C++吃飯的專家,但光看企管書卻造就不出第二個Bill Gates或郭台銘。

成功需要許多書上沒有的條件

這句話或許現在說來太早、或是太過武斷,不過我深信企業家的成功和政治領袖、或是大牌歌星一樣,都需要才能、團隊、資本、策略、以及機緣來成就。

光是看些趣聞逸事、或是從結果歸納出來的「偽科學」或「偽邏輯」,即使不算浪費時間,也只能算是休閒消遣。

所謂「偽科學」,就像是「只要下雨,人們就會帶傘出門;因為現在下雨,所以每個人都帶了傘」之類的推論方式。

這種推論看似有理,其實漏洞百出,你很難提出證據說它不對,但照著做多半做不到(想想「守株待兔」的故事吧)。遺憾的是,許多所謂的企管書都是這類東西,讓我很提不起勁來看。

在英文中有一種叫做「snake oil」(蛇油)的說法,原本指的是走方郎中賣來路不明的假藥,後來在商業界常常引申成畫虎爛、畫大餅的人或事;或許出版界不需要用這種標準來判斷一本書的好壞,究竟要能在行銷操作之下造成話題、大賣特賣才是硬道理。

然而放眼望去,像蛇油的書多、像印度神油的書少。

不看書沒用,只看書不一定有用

人人都想成功,但光是啃一堆所謂企管書,並不會讓你「讀書破萬卷,賺錢有如神」;不看書沒用,但只看書不一定有用。

當然,我不是說所有的大眾企管書都不好,而是那些不怎麼好的不怎麼好;至於哪些好哪些不怎麼好,就看您睿智的眼光囉。

對了,先前提到的那兩位成功學大師,一位嫌台灣市場太小,到大陸繼續賣蛇油去了;那位愛哭的學弟則轉戰傳銷業,換個跑道繼續宣揚「財務獨立、讓別人幫你賺錢、為自己的將來打拼」的成功理念。

答案是,只看企管書不會成功;但你或許可以依照上面講的訣竅寫一本,說不定就成功了。

(寫於2007年9月9日)

--

--

Thinker, writer, scuba diver, motorcyclist, cigar aficionado. Was Chief Editor of Macworld Chinese. http://fred.mba, reach me at fred@tuna.to .